[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8F9i24rpg&w=560&h=315]
今日同大家更新幾單財經新聞
大家要坐好過山車
裁員潮不停出現
Airbnb 會削減25%員工
足足有四份一人
聽這比例覺得好高
全世界1900人會受到影響
而最後工作日是下星期一 來得很急
下星期一就要走
和旅行相關的行業是嚴重受影響 大家都明白
其實Airbnb 本身讓很多業主有新的方法賺錢
相信很多朋友都用過Airbnb 去旅行
租個公寓就好像酒店一樣 人家會提供毛巾 牙刷 牙膏給你
當然要看清楚包了什麼
預訂之前和業主溝通清楚到底包了什麼
過去一段時間都很受歡迎
因為你到了外國
可以住得像家一樣的地方是真的不錯
我聽得最多是朋友去泰國玩訂Airbnb
有些人把整間別墅訂下來也有的
特別是年青人 一大班朋友
一起住在一間很大的屋
玩幾個晚上認真過癮
對於業主來說也是好好因為
收入會提昇 以往是一年一個租約
一個固定的月租金
如果可以日租 或者一個星期這樣出租
像酒店型式這樣運營 收益當然多
某些國家像泰國 其實他不讓你
一日一日的這樣出租
據我理解起碼是一個月的這樣出租
那國家有它的法律
業主很少理會
還是大量的Airbnb 在泰國可以選擇
本身Airbnb 是計劃上市
現在業績大倒退 不知道會怎麼樣
有多少人會有勇氣去抽和旅遊相關公司的上市股票
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別外一個新聞關於TWITTER
大家覺不覺得香港多了人用TWITTER
或多或少跟特朗普也有點關係
自從特朗普他
一天在TWITTER 發數十篇文章不等
是多了很多人關注TWITTER
因為全世界的媒體都關注著他的TWITTER 看看他有什麼
爆炸性的言論走出來
那TWITTER 準備會有新政策
就是假如我們想爆一句髒話
那它就會彈出一個提示
你是否要講這些話呢
讓大家停一停 想一想
是否真的要用這麼多 F 字頭的這個詞
是否真的要關心人家的親戚
這個功能很快就在TWITTER 看到
這個會是一個趨勢 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言論
都會由AI MACHINE
人工智能
先過濾查一查
還有另一單新聞也值得關注 發生在美國加州
告UBER
這一種網約車平台
違反給員工福利的要求
其實爭論點在於 做UBER 司機是否屬於
UBER 公司的員工
假如法院判出來說這些司機
全部都屬於UBER 員工
好大影響的
因為現在的做法 UBER 和司機的關係是一種
Subcontractor 或者 Freelancer 的形式
如果一旦判了是公司員工
那些員工福利開支比如保險
退休金相關福利是會使
UBER 的營運成本大幅增加
其實員工還是合約工作的問題
我想普遍都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地方包括香港
其中一點就是關於工作的人的固定上班時間
一個星期有多少天
還有究竟合約工
能不能夠控制上班時間 自由度有多大
這個是決定性因素
比如是規定了
幾點到幾點在一個地方工作
這一種很難說是合約工
UBER 這種形式就要討論下
派一張單給司機
司機就去指定的一個地方接客人
這一個行為形式
有没有等同於
規定某一個時段在某一個地方工作的性質
我個人認為不太算 為什麼
司機是可以拒絶接單
作為UBER 司機是有一個自己的決定權 自主權
去決定接不接一個單
他並没有強制性你一定要做
不是說你不接一單 就代表你永遠没有機會接第二單
如果UBER 派一張單給一個司機
而這個司機是必需要接的
如果他不接就會立刻終斷合作關係
這個是可以爭論一下
但據我了解 它不是這樣 就是司機不接那張單
還是可以接其他單 可以拒絶UBER 派的單子
不管如何 要看法官怎麼樣去判
如果判了出來 真的是
這些司機屬於UBER 的員工
那這個影響會很深遠
因為現在各個國家的
勞動法規 那些員工福利愈來愈重
是愈來愈多自由工作者出現
不單止司機 很多行業都有 如果說要檢討
很多個行業都會受影響
雖然這單案例是在美國發生 但是如果
判決之後會不會對其他國家有影響
那我覺得一定會
其他國家也會效法
同樣會在各自的國家提出訴訟
那我個人觀點認為應該要自由度多一點好
因為一個經濟健不健康就是有没有鼓勵競爭
如果大量的自由工作者成為正式的員工時
初創企業就很難生存
變相在保護現有的大公司
因為是大公司才可以負擔各種的員工福利
但當一個市場慢慢從競爭變成壟斷的時候
絶對對經濟不是好事 對消費者也不是好事
對於一個經濟體的創新度
創業氛圍
都會有受到打擊
今集聊到這裡 下集再和大家討論 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