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业场景艰难的一年

今年早些时候(2016年4月)对于香港商业界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针对银行允许人们向他们的政府隐藏自己钱财的全球打击出现在巴拿马文件当中,以及骗子们利用香港公司清洗他们从跨国公司那欺诈来的钱财的报道。

而且,我们已经在这里感受到了影响。

银行通过真正不再开设新账户来应对。他们不欢迎“数字游民”或其他在香港没有真正实体存在的企业主。在这段令人头痛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协助我们的客户,但甚至是一些现有帐户持有人都收到信函,被告知他们的帐户即将被关闭。

国际商业的未来是什么? 香港业务的未来是什么? 今天,让我们集思广益,讨论整个行业及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

一封来自读者和客户的信

这是一封未经处理过的信件,来自一位我正在协助他香港公司簿记的客户:

Hi Mike,

自我们上次联系以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因为某些事情我无法尽快回复您。

对于我的创业公司,我已经获得了一些法律帮助,以理清我业务所需的许可证。结果是恰好赶上目前这个时候,我无法在线参与这个项目除非我在香港有一个可进出的实体办公室(按照香港旅游业的要求)。因为这有点障碍,加上难以为一家香港创业公司获得体面的银行业务/网上支付,我已做出了极端的决定,即在美国重新组建公司并清算掉香港公司。

由于上述原因,我已停止了在PayPal的每月支持订阅。不是因为我对你的服务不满意(相反,到目前为止我真的很喜欢你的投入!),而是因为我会找一位美国会计师来帮助我解决所有的美国税务申报。

我真的很想感谢你们迄今为止给我的意见,我一定会继续关注你们在globalfromasia上的帖子。

谢谢!
(隐去名字)

我根据他的要求隐去了他的个人信息,但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中众多例子中的一个。 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香港的业务由于无法开通银行账户或面临银行账户即将被关闭。

香港曾以便捷的全球银行业而闻名

对我而言,区别在于香港过去允许数字游牧民和旅游型企业主把总部设在此。 这是香港最棒地方。 那也是促使我开始这个博客和播客的原因。

整个系统现在正面临挑战。 我非常喜欢与InvestHK对话,我们曾邀请Charles Ng到我们播客(第五集),以及今年我们在跨境峰会上发表演讲。

但似乎香港政府不能“强制”银行继续公正地对待开设新账户事宜。银行是私人企业,他们的工作是保持低风险和高利润。他们向其股东和董事会报告,而不是向任何政府报告。当然,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密切,但它们并不是一体的。

因此,这使得来自香港的全球业务的整体利益面临风险。

许多人表示这是一个暂时的紧缩政策,就像银行业和法规其他方面的问题一样,新闻和媒体会冷静下来,事情将“恢复正常”。但是,现在企业家和企业主不能坐视不管,干等事情恢复正常。生意必须继续发展,而且人们必须找到解决方案和方法来保持其运营并降低自身业务的风险。我已经和很多承受着极大压力的生意人聊过,他们没有银行账户,但是他们有需要相互汇款的客户、投资人和供应商。没有银行账户,真的,您要一个公司干嘛?

中国大陆购物收入下降

香港对中国大陆人士来港的控制更严 – 这一做法降低了这些高端零售店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消息来自商店,例如Abercrombie和Fitch关闭了他们在香港的地点店铺,而是直接在中国内地开设店铺。

另一个问题是货币。 港币兑美元汇率约为7.78港币兑1美元。任何关注近期货币的人,就像看到人民币 (CNY 或 RMB) 对美元爆跌一样。现在是6.8元兑1美元 – 今年早些时候是6.3!这意味着中国人用美元购买商品变得更为昂贵 – 因此使香港变成更昂贵的地方。

似乎这将继续挤压香港的经济。

其他国家正在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吗?

似乎其他国家和银行地区也正在经历类似的艰难时期。但似乎香港是最受打击的地方之一。

您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嗯,最近香港银行在巴拿马文件和其他负面报道中被多次点名。银行不喜欢这种关注,真见鬼,他们不喜欢任何关注 – 我多年来一直在试图邀请一位银行家上我们的播客!所以当这种负面宣传出现时,他们吓坏了。

人们喜欢香港的银行,这证明了我整个网站存在的理由。英语银行业务,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低费用,及向全球大多数地方进行国际转账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多币种银行业务。

然而,这些便利的理由也吸引了“坏人”来到这里。 哎。

美国现在一定有更多的公司

正如我之前分享的信件,他正在将他的业务转移到美国。几个月来,许多人一直在这样做。 当然,我有很多读者和朋友向我解释美国银行业有多便利,以及商业账户的低银行费用。

似乎美国监管机构使“离岸”银行很难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但“境内”银行账户开放越来越容易。离岸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词,它的一切都与您的看法有关。

我很好奇听到非美国公民如何开设美国银行账户。我所听到的一些事情一直是一个挑战 – 那就是因为离岸银行账户受到限制而美国账户开设变得宽松?这是否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让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能开设美国公司和美国银行账户?

让我们退后一步,看看大局。对我而言,这似乎是正在发生的事。然而,有这么多变数在起作用。我想美国监管机构喜欢看到所有的银行活动都要经过美国的金融体系,这样他们会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并可以查看数据和其背后的人。 这就是最近最新消息的原因吗?

示例-Stripe Atlas

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很高兴看到Stripe Atlas的发布。这使得世界各地的人填写一份表格,支付一笔费用,然后就可以一次性开好美国公司,银行账户和商户账户。

我很好奇,是否已有人完成了这个过程?美国人不需要做Stripe Atlas,它更适用于非美国公民。对我而言,最大的变数是让这些人开一个美国银行账户有多难。现在还言之过早 – 但如果您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或者认识了某个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的人,我很乐意在下面的评论中听到这方面的事情 – 或者联系/联系我!

因此,正当香港银行业目前向“虚拟公司”关上开关时,美国政府正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到美国开设店铺张开双臂-而且人们无需到美国来。看起来就像完全相反的情况,但几个月内这两件事情正在两地各自发生着。

电子-爱沙尼亚计划 – 另一种选择?

我们曾邀请Tak Lo在播客中谈论“无国界经济”。他是电子-爱沙尼亚居住计划的顾问,让我去尝试一下。我现在也是爱沙尼亚的电子公民(尽管我需要飞到上海去取回它!)。

很多人来问我,那项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大创意”与Stripe Atlas类似。它是构建您虚拟身份和虚拟业务的“API”。由于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做生意,政府之间就需要彼此竞争以吸引企业家到他们的管辖区来。

随着我们继续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通过VOIP打电话,电子邮件,Slack,Whatsapp,微信沟通,那么我们住在哪里以及我们的办公基地在哪里真的重要吗?

香港 – 请再次欢迎虚拟企业

明智的政府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并领先于趋势。

是的,我们不应该让坏人利用银行账户进行洗钱,毒品交易和恐怖主义。但应该有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向那些没有身在香港的人关闭大门。

我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 – 很多人说比特币是答案。其他人说为何不在香港再开一家新的银行。嗯,自1970年以来就没开过一家新的银行,而且从那份研究看来,要开新的银行,目前的香港银行需要投票并允许您进入市场。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银行会投票给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一个会扰乱这个行业的在线竞争对手呢?

那么,这是一个关于开放市场的惊人之举 – 全球市场。那些拥抱市场变化的国家和企业将会获胜。那些关上大门,阻止新竞争对手和创新的人将会失败。当然这可能需要几十年,但字写在墙上。

未来是基于数字的业务,虚拟的总部。这是命运。那些拥抱并在时代中建立系统来支持这种变化的人们会赢。

 

 

 

 

 

 

Leave a Reply